——黨員蒲思岐參觀災區(qū)巨變感悟
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際,為追憶歷史、祭奠亡魂,切實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教育、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,5月21日至22日,學校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到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災區(qū)參觀、學習,見證三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災區(qū)人民從悲壯走向豪邁的奮進歷程。本次活動先后參觀了都江堰風景區(qū)、汶川水磨古鎮(zhèn)、映秀災區(qū)地震遺址。
伴隨著綿綿細雨,5月21日下午, 在都江堰風景區(qū),通過親眼所見由魚嘴分流堤、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組成的都江堰渠道工程,更真切地感受到“天府之國”水旱從人、沃野千里,同時也不得不佩服李冰父子無壩取水的遠見卓識。二王廟原名“崇德廟”,是四川人民為紀念李冰父子的福澤所建,在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廟嚴重受損,經過修復重建已基本恢復原貌。
5月22日上午,66名黨員游覽了位于汶川縣南部岷江河畔的水磨古鎮(zhèn)。水磨古鎮(zhèn)素有“長壽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交融區(qū),“5.12”大地震后由廣東佛山援助修建。以岷江為依托,以藍天白云為伴侶,雨后的水磨古鎮(zhèn)儼然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。萬年臺、水磨亭、壽溪湖、羌碉等羌族標志性建筑,造型獨特,韻味古典,蘊含了藏、羌、漢族人民的融合及千年歷史和建筑文化。為解決災后居民的住房問題,同時打造“以家?guī)У辍钡囊司右松棠J?,古色古香的禪壽老街上游客絡繹不絕,各個商鋪生意興隆,象征著災區(qū)人民自強不息、重建家園的精神面貌。災后新建的和諧廣場、飛鴻廣場,更是象征著各族人民和諧相處、團結互助、攜手共建家園的美好前景。
三年過去了,劫后重生的映秀已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,一條條街道錯落有致,節(jié)假日來這里參觀的感受者絡繹不絕。雖是這里的災變,但全國人民感同身受。
5月22日下午,在映秀漩口中學地震遺址前學校黨委班子領導66名黨員向“5.12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敬獻鮮花并默哀三分鐘。隨后,黨委書記蔣明同志講話,表達了對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懷念,并號召全體黨員、干部、教師要重溫黨的誓詞,充分發(fā)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向英雄的災區(qū)人民學習,結合己任,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。遺址不僅僅是遺址,更是歷史的見證,見證了大地震對災區(qū)人民的慘痛打擊和歷史性毀滅,也使我們體會到了生命之輕和生存之重。“5.12”祭壇修建在漩口中學遺址對面的幾道坡地上,一塊塊墓碑上清楚地刻著遇難同胞們的名字,承載著對逝者的緬懷和祭奠之情……
追憶歷史不是為了昨天,而是為了今天和明天,“5.12”這段慘痛的歷史將隨著時間的掩埋慢慢塵封。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英雄的災區(qū)人民將會建設出一個更加美麗、富饒的家園。我也堅信我們的學校在校黨政班子的領導下會日新月異、蓬勃發(fā)展、更加美好。